在中国教育界,一项大范围的教研活动,正在全国33所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中开展。100多门课程,100多位讲课老师,200多位听课老师,在今年上半年内完成了400多份听课记录表,根据听课反馈,进行教学研讨。这种不多见的、几十所高校共同参与的教研活动是名为“101计划”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7月22至23日,在苏州举行的2022未来计算教育峰会上,这一项目首次对外公开发布。
“101计划”是教育部于2021年末在北京大学启动实施的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目标是用两年时间推出一批计算机领域的名课、名师、名教材。针对12门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组成顶尖师资团队,对课程的内容、讲授方式、实践平台进行全面建设,引领带动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
“101计划”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33所计算机类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建设高校为主进行实验;第二阶段在全国高校中分步进行推广。
2009年教育部启动“拔尖计划”,计算机作为首批入选的5个拔尖学科之一,33所院校入选,以培养顶尖科学家为目标,着重对拔尖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
“拔尖计划”和“101计划”一个注重前沿创新,一个注重夯实基础,对于计算机本科学生的培养来说,到底应该更注重培养学生对经典知识的掌握,还是争取在科技前沿尽早取得突破,或者可以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2022未来计算教育峰会上,来自各高校的计算机专家、教师就这一问题进行了研讨。
“101计划”工作组组长,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振江教授强调:“101计划是以课程提升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他总结了这一项目的三个特点,一是集中全国优势力量,系统性建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二是通过听课反馈、教学研讨、教师培训,切实提升课堂教与学质量;三是要形成完整的计算机核心课程体系。
胡振江教授认为,“101计划”课堂提升工作的主要目标在于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
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李晓明教授对2022年春季课堂观察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认为400多份听课记录本身就有价值。现在一些学生基础不扎实,不仅是知识基础,还包括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都需要提升。解决这个问题,老师就要认真对待课堂,对待教案,每个老师都有课堂提升的空间。
“101计划”项目工作组对授课和听课老师做了调查,90%的老师认为听课这种形式对自己课程内容建设的提升帮助非常大,96%的老师认为这个方式对加强与其他高校同类课程教师交流帮助特别大,80%以上的老师表示收获非常大,愿意继续参与。